七月初,一通电话让吕小龙陡然紧张起来:他被任命为浙BA上城区队教练。挑战接踵而至——从确定18人的大名单、组织高强度训练、制定临场战术,到正式登上赛场,只有短短一周时间。棘手的是,队员分散,只能在晚上凑齐所有队员训练。
“压力确实很大,”吕老师坦言,接到任务时的确有过犹豫,“带了十多年队,万一打不好,别人怎么看是其次,最怕辜负了球员的付出和这份信任。”但责任感和对篮球的热爱,让他选择了迎难而上。作为国家一级裁判员、篮球国家二级运动员,拥有多年市、区级优秀教练员、裁判员履历的他,迅速投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备战。
备战期和比赛期间,吕老师的每一天都像上了发条:
下午4:00 - 6:30,属于杭州中学校男子篮球队。作为这支连续七年在市、区级初中男子篮球比赛中稳居前列的功勋教练,他雷打不动地带领队员们训练。
晚上7:00 - 9:00,时常顾不上晚饭,他又准时出现在浙BA上城区队的训练场。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,队员们白天各有工作,只有晚上才能聚在一起磨合、演练战术。
上城队训练奔波于学校篮球场和浙BA训练馆之间,吕老师直言有些疲惫,特别是角色的无缝切换。结束训练回到家,夜深人静时,他脑子里还在复盘白天的训练细节,思考第二天的战术安排。与此同时,作为学校体育组备课组长和初三体育负责人,暑期学生的体育打卡、新生家长会、初三家长会的相应工作,他一样也没落下。
“我们教练太牛了!”“看学长们代表上城区打浙BA,真带劲!”
上城区代表队的亚军成绩,也给杭州中学的篮球队员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震撼。校队的孩子们抽空去现场看了比赛,亲眼看着他们的“龙哥”在场边调度指挥,带着队伍在市级的高水平较量中一步步前进。同样让他们眼睛发亮的是,这支队伍中有四名队员是自己的校友,其中两人作为正选球员上场。
学生们在浙BA现场的“偷拍”。
谈到学校篮球队,吕老师的想法很实在。他深知比赛是最好的老师,为此,除了日常训练,他也常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,带着队员们四处参加高水平赛事,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见识更大的赛场,在对抗中成长。他也一直在努力邀请优秀的外教来做特训,希望能把更多好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带给队员,进一步提升队伍实力。
吕小龙指导校队比赛。
让吕小龙老师感到挺惊喜的一件事,是上城区代表队队员戚正昊,正是杭州中学的毕业生,也是自己带过的学生,他也入选了这次杭州队的集训大名单,新学期还将成为杭州中学的体育教师。
除了戚老师,这次杭州队的集训名单中,也有一些体育老师的身影,比如上城区“MVP”、采荷中学体育老师陈洋。据悉,杭州队的最终名单将于报名截止日,即8月1日公布。城市争霸赛阶段拟定于8月15日揭幕,将持续到明年2月。
文字 | 通讯员 王亦奇 记者 章翌
编辑 | 点点君
审核 | 余敏 王厚明
【来源:杭州日报学点点】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